重生之后,她虽从侯府二房嫡女变成了养女,又分家出来成了普通人家的养女,但因为赵元良和赵靖安对她的维护,她又是京城女子书院的学生,府里的下人并没人敢对她不敬的,唯有赵如蕊对她指桑骂槐几句,但都不痛不痒,而且她有自己的计划,并不把这暂时的小小如意放在心上。
可现在进了靖平王府过这样的日子,她真忍受不了了。
几句冷言冷语就算了,她会暂时忍耐,默默记在心里。等以后她成为了这座王府的女主人,这两个口下不积德的丫鬟,她定然让她们过得生不如死;现在尊荣的靖平王妃,以后也得仰她鼻息过日子。
但每日不是半生不熟,就是齁咸的饭菜,实在叫她忍受不了。
当初她知道来靖平王府做妾,赵元良父子三人是绝对会阻拦的。他们会把她关在家里,草草替她寻一门亲事让她嫁过去。
所以她是悄悄离开赵家的,只拿走了属于她自己的私房钱和首饰衣物。
当初为了打扮得美美的,让萧斯杰愿意豁出去将她接进府里,她在书院里赚的那点钱几乎都光花了,并没有什么积蓄。进了王府,靖平王妃也没让人给她月例银子。
所以她想用钱来打点下人,托下人给她和扶疏从外面买些点心的钱都没有。日子过得实在艰难。
如果没有赵如熙这消息传来,或许她还能支撑下去。
她当初进来做妾,就是奔着镇国将军夫人的位置来的。
在前世,没过多久靖平王府世子就会病故,萧斯杰成了世子。到了明年,靖平王骑马从马上摔下来,不治而亡,萧斯杰袭爵时降爵一等,成了镇国将军。
他的原配妻子本就体弱,在萧斯杰袭爵后也病故了。赵如语肯委屈自己进府做妾,就是觉得凭自己的美貌,一定会让萧斯杰将她扶正。
大晋的妾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卖身契的丫鬟、青楼女子等人为妾的,这是贱妾,通买卖,不许扶正;一种是良妾,家世清白,无卖身契,不通买卖,正妻死后只要她德行不亏,丈夫就可以把她扶正。
赵如语觉得自己能让萧斯杰不顾母亲和妻子的反对,执意把她留下来,她就有让萧斯杰扶她为正的信心。
等她当上了镇国将军夫人,京城里所有看她笑话,嘲讽于她,对她不屑的人都要被打脸。
尤其是赵如熙,聪明又如何?会读书又如何?绘画和书法宗师又如何?到时候还不是得在人前恭恭敬敬地给自己行礼?
她要证明,女人再努力,也不如嫁得好。她镇国将军夫人的位置,是赵如熙努力一辈子也爬不上的高度。
萧斯杰滥情花心又如何?只要她生下儿子,牢牢地坐稳镇国将军夫人的位置,再让自己保持美貌,这个男人就算偶尔有别样心思,也无伤大雅。
上辈子对自己忠心耿耿,一辈子宠她爱她的傅云朗都会变心,她还指望一个多情种子对她一心一意吗?只要身份地位尊荣,其他的都是浮云。
可现在,她听到了什么?赵如熙要嫁给齐王做齐王正妃了?
赵如语的眼前闪过萧令衍那张俊美异常的脸和高大挺拔的身躯,心里充满了嫉恨与绝望。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赵如熙整日在男人堆里滚爬,名声早就坏掉了,皇上是脑子被门夹了吗?竟然让自己儿子娶这样的女人;萧令衍更是眼睛不好使吗?当初对美貌的她视而不见,为什么会同意娶赵如熙?
赵如熙成了齐王妃,自己即便千辛万苦爬到镇国将军夫人的位置,也一样要在她面前行大礼吧?
那她现在被人唾弃,被人看不起,过着整天听丫鬟辱骂,连饭都吃不饱的日子,还有什么意义?
赵如语一时浑浑噩噩地躺在床上,两眼直瞪瞪的望着帐顶,心如死灰。
扶疏送走石婆子,回到屋里的时候,就看到赵如语这副模样。
屋外的两个丫鬟倒是一反常态地安静,没有出言讽刺姑娘。
扶疏坐到床边,思忖半晌,才开了口:“姑娘,不如你写封信去给五姑娘,给她道一声喜?四姑娘定然会写信送东西的。等五姑娘给她回信回礼,她不定怎么兴风作浪呢。她可不管五姑娘怎么看她,只要得了好处,让她在平南侯府处境好一些,她一定会这样做的。到时候,没准她还会派人来您面前嘚瑟。”
扶疏是个死心眼且心思极正的丫头,以前她是不会说这种话的。但赵如语前段时间的操作和靖平王府的生活,让她迅速成长起来。
她现在知道该怎么劝自家姑娘了。
叫赵如语向赵如熙低头,她不到绝境绝对是不肯的。可如果用四姑娘刺激她,没准就能达到目的。
赵如语仍睁着眼,望着帐顶,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扶疏急了,低唤了一声:“姑娘。”
“放心。”赵如语的嗓子因为哭泣变得微微沙哑,“她们不会再为难咱们了,你没见外面都没动静了吗?”
扶疏下意识侧耳听了一下外面的动静。回过神来,她看了赵如语一眼:“可是,就算不为难,也好不到哪里去。”
赵如语没有再说话。
扶疏在床榻上坐了一会儿,慢慢起身,走了出去。
听着扶疏的轻微的脚步声出了门,赵如语翻身起来,走到梳妆台前坐了下来。
她伸出手,摸着镜子中自己美丽的脸,心里渐渐被激起了斗志。
既然情况不可改变,那就这样走下去吧。
就算赵如熙嫁给齐王做了正妃又如何?如果她不受宠,无子,而自己既受宠又有子,胜利的一方还是她不是吗?且走着瞧吧!
第705章 南阳宣旨
在宫里能熬出头的太监都是人精中的人精。
邓公公知道无论是齐王还是未来的齐王妃赵如熙,都是受皇上喜爱的。他特别愿意给这对未婚夫妻卖一个好。
所以他一大早就跑去绥平伯府宣了旨后,就直接出了城,快马加鞭,直奔南阳。他打算在衙门下衙之前赶到南阳,去州衙里宣读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