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2)

旁观的猗苏觉得这两人隔着长长栈桥的对视,有几分难言的旖旎。

她原本想打趣几句,不知为何话到了嘴边就有些变味,令她生生住口:她感觉得到,自己是有些嫉妒了。为什么同样是首次见面,师姐受到的关注就要多一些?这令她不由自主想起当年七娘子受欢迎的盛况:郎君们隔着帘幕多有问候,女郎们也是巧言附和,她尴尬地坐在七娘身边无人搭理。

猗苏知道自己不悦得肤浅且毫无道理,却无可自控,只有愈发觉得自己可悲可鄙。她只是想被人好好关注,想被呵护,想被爱而已。即便在白云窟的日子,已经让她满足愉快,可铭刻入骨的欲念却沟壑难填--这些还不够,远远不够。

能让她真正感觉被爱的,只有异性之情而已。

离冶对人人都温文客气,可猗苏却能清晰分辨出他笑容里的冷暖:和韶徽轻声谈笑的时候,那弧度里全是春风般的悯柔;和她相遇问候时,同样悦目的笑却只有客气和疏离。

梵墟同来的另两个内门弟子却明显更亲睐看上去更活泼的猗苏,不久就有人嘘寒问暖,流露出真挚的关切。可面对这些人的心意,她只是愈加不快,陷入了荒唐的死局--为什么只有离冶?为什么只有他对自己视而不见?师姐就有那么好?

谢猗苏好几次想和师姐将话说明白,不用再将这龌龊的心思隐藏,可一看到对方那毫无差错的仪容,她便不由自主将话头咽了下去。她本就不擅长作伪,时日长了便难以直面韶徽,索性极力回避起对方。梵墟一行人启程离开后,猗苏又回到了一个人的修习生活。

韶徽对她态度的忽然转变显然十分疑惑,性子却淡,根本没来追根究底。这种姿态反而令猗苏在自我厌恶和嫉妒的泥潭中愈陷愈深。

那是梵墟造访后不久的事。

白云窟师徒三人前往大荒采集灵草,半途遇上棵成精的迷谷,困在妖精的迷阵中出不去,便用术法强行突围出去,却不料那迷谷精后头还匿着个愈发厉害的妖物,是只九尾,而且还是已化作人形的千岁妖孽。

师徒三人自然是摆开阵型斩杀妖狐。

猗苏修为最弱,便在阵中留守防护,云迤同韶徽各执双剑上前与九尾缠斗。一时间剑光飞舞,杀气四溢。

云迤很快就将九尾彻底压制住,与韶徽配合无间,剑走龙蛇,将妖狐逼至现出原形。猗苏凝神保护本阵,心中却不由酸涩起来:她已经这般努力,却不知到合适才能达到师姐的境界。便在她一念飞转之间,局势陡然生变。

韶徽与九尾缠斗间不知不觉离本阵已远,而云迤又被狂乱挥舞的长尾绊住一时无法施援,韶徽便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即便如此,她却颇有愈战愈勇之势,挥剑间甚至劈下了一条白尾。不料这便是九尾意图所在--趁剑出的一瞬同归于尽。

只听一阵山石迸裂之声,尘土飞扬。

猗苏正巧看向韶徽的方向,便见着她飞掠向右,却消失在乱石之中。

云迤低斥一声,剑光暴涨,瞬间将九尾笼罩。她一击收手,抬手唤来疾风,将烟尘吹得干净,难得扬声疾呼:“阿徽?阿徽!”

猗苏知道自己应该指出韶徽消失的方向,可她张着嘴唇,什么声音都发不出,好似被什么扼住了咽喉,话语生生一路沉回心湖最深处。她双唇翕动半晌,出口的声音恰到好处地惊惶:“左手边……的乱石最多,会不会……”

她的的确确是恐惧不堪。

原来自己已经到了想致师姐于死地的程度。可怕的是,她居然无法收手,就此摒弃这不堪的念头、及时指出正确的方位。她甚至举目四顾,寻找起可能误导云迤的位置。

她为内心的丑恶而惊愕,为这计谋的拙劣而胆战心惊。可云迤却二话没说运起真力,开始将嶙峋的石块一块块挪开,淡薄的容颜冰冷而坚定。

猗苏看着师父,咬住嘴唇,莫名颤栗了一下。

她笨拙地运起风阵,装模作样地要辅助。云迤却淡淡回首:“你在原地别动,以免风阵震动了石梁。”

被看穿的错觉一瞬让她全身冰凉,猗苏却只是垂首喏喏,从眼睫底下看着白衣的仙子徒劳无功地以仙力搬开一块又一块的巨石,寻找自己心爱的弟子。也就在这一刻,谢猗苏第一次发觉,她从来没能将自己真正当作白云窟门人阿谢。

她还是谢家的四娘子。恶毒,任性,自私。

为什么被落石掩埋的不是她?若能如此……若能如此,她心中那幽深不可测的恶意和暴怒,也可以消失世间。

她不自觉这么臆想起来。

如是这番,谢猗苏至少还可以被人怀念、被追悼,而不是这般被束缚在自我厌恶和进一步沉沦的循环中。

细微的敲击声将她的迷梦击破,连同那恶毒的手段一齐粉碎。

那是韶徽的信号。

云迤很快就将韶徽救出。韶徽折了一条手臂,却虚弱地微笑。

猗苏事不关己地看着两个白衣人。她们着翩翩白衣,是云中君,而她,黑衣如墨,是泥沼中的蝼蚁。

韶徽伤势并不算危重,但保险起见,云迤还是带她往梵墟就医。猗苏本不想跟随,奈何师父不放心,最终她还是不情不愿地踏足雾气袅袅的绿谷。

梵墟中尽是菩提,仅仅看着那绿意似乎就能将心中的险恶抛却。

但于谢猗苏而言,也不过是“似乎”罢了。

从再次见到离冶的那一刻开始,她便只觉得愈加烦躁郁闷。

猗苏知道自己其实并不心悦离冶,她内心的骚动不过是求而不得的症候。可愈是明白,她就越难以释怀。

甚至当韶徽发觉了自己敌意的来源,主动拉开与离冶的距离,猗苏能感觉到的只有更深的挫败。

即便对方纯属好意,于猗苏而言这仍旧是施舍和怜悯。比起鄙夷和辱骂,她更加受不住的是居高临下的同情。

浑浑噩噩地数月过去,韶徽伤势终于好透。

在这段时间内,谢猗苏好不容易调整了心情,决定对离冶、韶徽的存在彻底视而不见,可道别时她终是忍不住向蓝袍的少年人多看了一眼。然后她便见着对方含着笑看向韶徽,眼底的波光温存而眷恋。

这神态如细针,锐利而冰冷,刺入肌骨许久才让猗苏觉得疼痛。她便恍恍然地记起来,自己为何对这少年郎这温和的神态这般介怀--王家的十二郎,就是对自己笑得这般春风和煦,甚至世家圈子里都流传着他心悦谢家四娘的流言,最后他定下的却是七娘子。

这是谢猗苏受过的最大侮辱。比当面被扇耳光更令人羞愤。

谢家四娘以一把小刀毁去了七娘的容貌,复仇却也毁了自己。

面对似曾相识的目光,她甚至已经顾不上去思虑离冶对自己从未有过温存,她能想到的只有将耀武扬威的敌人再次抹杀。

阿谢的选择是:在离开梵墟时,将韶徽撞下坐骑。

而且她再一次,将自己对这世界的复仇展露在众目睽睽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