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庭州战事!(2 / 2)

因此。

想要按照大唐三皇子李恪离开庭州时所做出的战略部署要求...

至少要没日没夜地辛劳两个月,才可能完成!

只是...

五万岭南将士来了!

援兵来了啊!

而且一个个身强体壮,走了那么远的路,却在外表上看过去...一点不显得疲劳!

真是一个个健壮到极致的劳动力啊!

有了五万名岭南将士的加入。

庭州的城池加固,以及防御工事的修筑工作,便大大地提高了数十倍。

原本至少需要两个月,才有可能完工的防御工事和部署,在短短十天内便完工了!

薛仁贵站在高墙之上,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地朝城墙外的防御堡垒远眺过去...

“总算是按照殿下的要求,完成了打造西南第一防线的防御工事啊!”

“这两个月都没有跟吐蕃的军队碰上,真不知道殿下耗费巨资打造的岭南部队。”

“还有本将军麾下的这一支三百六十五名钢狼部队的将士们,手中的唐刀、长枪,有没有退化生锈!”

站在薛仁贵身旁,同样远眺城外景色的柴绍闻言,顿时感到头皮发麻...

怎么的...

刚刚建造完城墙,就就想要马上跟吐蕃第三大军团,葛尔丹家族开战了?

真的不需要稍微休息几天吗?

不只是一直呆在庭州的三百多名岭南钢狼部队的将士们为了修筑防御工事,都快一个月都没能睡得一个好觉了!

就连随后来到庭州增援的五万名岭南部队的将士们,也快十几天没能好好合眼了啊!

钢狼部队在修筑防御工事前,可是跟吐蕃钦陵卓赞的部队,鏖战了将近一个月!

而韩德林、程处弼带来五万名岭南将士则是在十天之内!

越过无数的高山、丛林、草地,顶住高原反应,赶到之后又赶工了半个月...

柴绍担心道:“薛将军,切莫焦急。”

“根据前方的斥候(探子)得到的情报,葛尔丹军团的先锋部队。”

“已经达到庭州城的城外二百三十七里的地方驻扎。”

“相信不出一个月。”

柴绍信心满满道:“吐蕃的数万先锋军,一定会尝到我等特意为他们修筑的防御工事厉害之处!”

“柴将军。”

薛仁贵寒声道:“末将并非对您丰富的作战经验和组织将士作战的能力。”

“有半点的怀疑。您的确是大唐不可多得的将领,甚至说是能够被写入青史的将领,也一点不为过。”

“但是,您的作战策略,是不是有些太保守了呢?”

“噢?本将军的作战方式保守?”柴绍听到薛仁贵这个晚辈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语,不仅一点都不生气,反而还来了兴趣。

“那本将军倒是很想听听薛将军的看法。还望薛将军赐教。”柴绍笑道。

“哦...不敢说是赐教,就是有些拙见。”

薛仁贵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话语,稍稍有些自傲,随即降低姿态。

他语气也变得恭敬,不卑不亢道:“恕末将直言。”

“在岭南这五万名援军还没有到来之前。我们的确是需要重视防守。”

“所以,我们才会没日没夜地疯狂建造防御工事,加固城墙。”

说到这时。

薛仁贵双眼闪烁的光芒愈加的明亮,声音也变得铿锵有力,“但是。”

“我等驻守在庭州的兵力多达五万。”

“若是再强调防守,而非主动进攻,便会显得拘谨。”

薛仁贵道:“守住城池的最好方法,其实不在于守城的本身,而是进攻!”

“只要把敌军打得没有进攻的力量了。”

“只要把敌军嚣张的气焰和进攻的气势压下去了,那么他们自然无法再进攻。”

“另外。”

薛仁贵脸上的笑意愈浓,“也辜负了岭南王...”

“不对,现在应该是叫贤王殿下了。”

“若是不主动进攻,我们定然会辜负贤王殿下的一番心意。”

“辜负殿下的心意?!”

柴绍闻言,随即想到援军带来的雪橇板,“喔...”

“这倒也是,那玩意叫雪橇板啊?哈哈,挺好玩的啊!”

“本将军昨天刚刚试过,的确非常适合在雪地上行走,材质也非常好,只是...”

“能用来当做武器,这点倒是不假。”

“只不过...”柴绍充满疑惑道:“也可以用来进攻?”

“当然。”

这时,一直站在薛仁贵身旁的韩德林也说道:“有了雪橇板,完全可以翻越雪山。”

“趁着半夜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敌军的后方突袭。”

“啊...这也可以啊!”柴绍听完韩德林的话,心中便是一惊。

“难怪...”

柴绍苦笑道:“最近经常见到钢狼部队的将士一直在后山练习滑雪,原来是为突袭做准备啊!”

薛仁贵笑道:“不只是钢狼部队。”

“武功比较高的岭南将士,也参加了训练。”

“本将军打算明日便率领两千名岭南将士,突袭葛尔丹军团的先锋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韩德林附和道:“想必身经百战的葛尔丹做梦都不会想得到...”

“我等岭南的将士居然会穿过两百三十五里的冰天雪地,突袭他们的先锋军队。”

“因此他一定会很放心地将行军的粮食、草料、装备等,放在先锋军的后勤部队吧!”

柴绍道:“话虽如此说,但突袭先锋军后勤部队。”

“也不见得能对整支十余万人的吐蕃大军,产生多大的影响吧。”

他的话音刚落下,薛仁贵和韩德林便将灼热的目光,从连绵不绝的防御建筑物上,转移到柴绍的身上。

柴绍先是被这两人看得后脊椎骨发凉,不过很快就适应了过来,说出自己的想法。

“因为吐蕃是高原地带,种植物普遍比较少,而且分布得很不均匀。”

“再加上,居民为了牧羊、放牛,所以居住得比较分散,部落众多,势力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