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赈灾(2 / 2)

空降贞观 东篱泽 1674 字 1个月前

魏征来到山东后,与崔氏族长一提筹粮赈灾之事,崔氏族长的答复很简单,我们支持此事,但拿不出粮食。如今整个山东都受灾了,我们自家人和佃农也要吃饭。这旱灾也不知道要持续多久,秋粮能不能种上也不知道。要是连秋粮都种不上,那别说佃农了,恐怕今年我们自家人也没粮食吃了。至于别的百姓,我们也想赈济,可却有心无力啊。

崔阀真的那么缺粮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古代的地主,最大的爱好就是存钱囤粮。有了粮食有了钱,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将粮食卖出去换成钱投资,而是先存起来。只有存够了应对好几年风险的钱粮,剩余的粮食和钱,他们才会拿出去做别的事情。

别看崔阀哭穷,可魏征估计,他们家族的粮仓里少了不敢说,够全族吃三年的粮食,是一定有的。

于是,魏征也不再一味跟崔氏要粮,而是在几天之后带着崔氏的族长和一班族老上了巡视组其中的一条船。在那条船上,崔阀一班掌权者看到了一仓仓、一袋袋的精盐。他们吃了大半辈子盐,卖了大半辈子盐,这么多的精盐,却是头一次见到。恐怕,他们这些人大半辈子所用的、所卖出去的精盐,全加在一起都没有这一船精盐多。

这时,赵云泽把他的开中法抛了出来。

当得知朝廷的盐场已经可以大量出产精盐之后,崔氏的那些族老们经不住‘诱’‘惑’了。他们在商量了几天之后,终于答应接受开中法,出粮赈济灾民。

不过,崔氏的那班族老也都是精明人,他们也向魏征提出,这次他们可以捐粮来帮助朝廷赈灾,换取精盐的盐引。但是以后,他们却不能一直靠捐粮来换取盐引,而是改为低价卖粮给朝廷。相应的,卖粮所换取的等量盐引数额,也自然减少。

这个条件,涉及到开中法的灵活运用,魏征和赵云泽、马周商议一番后,答应了这个条件。而且,赵云泽也提出,今后如果朝廷有需要,他们崔氏一门,还要帮助朝廷运粮至指定地点。自然,如果到时真有这种需要,那朝廷兑换给他们的盐引数额,也会相应增加一些。

双方谈妥了合作意向,那接下来的赈灾工作,就比较顺利了。

有了清河崔氏这边的成功经验,博陵崔氏那边也没出什么意外,以相同的条件跟朝廷达成了合作意向。事实上,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本就同气连枝,魏征手持清河崔氏族长的亲笔信见过博陵崔氏的族长后,很顺利的就筹到了粮食。

这一忙,又是两个多月的时间。虽然,这段时间内老天爷仍然没有降雨,旱情也仍在持续,可因为设置了义仓,有了赈灾的粮食,山东、河北两地的百姓,也能挺过今年的旱灾去了。

在赈灾之时,赵云泽还向魏征建议,实行以工代赈的办法,召集灾民中的青壮劳力,大搞水利设施建设。这一项工作,本来也是劝农工作其中的一项。

旱年河流多数干枯,兴建起水利设施来格外容易一些。这是一举两便的好事,崔氏两族人也都支持。因为以工代赈这条举措,倒是让山东、河北两地的水利设施工程建设程度走在了大唐的前列。

六月中旬,老天爷终于开眼,下了一场大雨。这场雨足足下了两天两夜,覆盖范围也极广,几乎覆盖了整个河北道范围。

土地终于得到了滋润,干枯了数月的河床,水流也充盈了起来。这时,种别的庄稼已经来不及了,但种大豆和高粱还不算太晚。虽然收成肯定会比往年降低,但有收成总好过颗粒无收。于是,山东河北两地的农民,终于种上了秋粮。

河里有了水,以工代赈所修建的那些水利工程,也可以发挥作用了。如此一来,即使下半年再遇旱情,也不会像上半年的旱灾那么严重了。至少,能保住百姓活命的粮食。

至此,巡视组的工作也终于可以结束了。巡视组从二月中旬出长安城,一路巡视,又在山东、河北之地赈灾,前后历时四个多月。七月初二,巡视组一行在当地官员、士绅、百姓的欢送下踏上了回长安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