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1 / 2)

重生农家乐 桃花露 3567 字 16天前

秦大福还道:“我能忙得过来。”

秀瑶急了,“爹,你得把眼光放远,赚大钱,别只想着那几双草鞋。”累死累活,赚那么几文,不够费劲呢的。

秦大福憨憨地笑,“中,听闺女的。”

秀瑶乐了,“爹,咱们把条子割了烧,还得再买点花柴,谁家多的就去买,买上个一千斤,冬天使劲烧。”省得家里柴火不够,还得去搂草,炕上一点热气,冻死个人。

现在有钱了,可不得赶紧着改善自己家的生活?

秦大福笑道:“现在买亏,花柴沉,等轻快了再买。”

秀瑶扑哧一笑,“爹,咱们家要是还吃不起饭,别说沉了,轻快咱们也不买。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了,咱们何必再计较那点钱。人家卖草赚点钱无非是糊口的,咱们多给几文就多给几文吧。估计百八十文都够买一垛的。”

秦大福觉得也是,自己是目光太短浅,眼皮子浅,不如闺女目光长远,他笑道:“中,听闺女的。”

两个人就去村子周围的场里转悠了一圈,看中了几家,一共买了四垛花柴,堆在他们自己场里。三爷爷看见了,道:“大福,你这么早买什么草,自己家的还没烧呢。再说了,你买这么多,放在场里烂,还不如等不够的时候再买,那时候能买这么两倍还多了。”

秦大福笑:“大爷,这也没花几个钱。瑶瑶说了,人家卖草糊口,咱不跟人家计较那么几文。”

三爷爷叹道:“没想到咱们老秦家,还出了这么个小善人,好心肠。”不过这好心肠看在老秦头和张氏、二婶三婶眼里,那就是烧包的,有了几个钱不知道怎么得瑟了,不给自己家里人花,竟然整天想着给外人。

张氏这么说,秀瑶可不那么想,她给别人不过几文钱的事儿,人家都感激说她是小善人。张氏那群人可不行,就算她给再多,张氏也觉得是应该的,也嫌少,永远不满足不说她好,她干嘛那么犯贱呢!

所以,秀瑶一个钱也不会主动给张氏的,爹娘给的她不管。而张氏就算以后不缺钱了,儿子媳妇孙子给的钱花也花不完,她还是耿耿于怀小孙女一个钱也不给她,憋得她一辈子难受得很。

重阳节一过,天就凉了。菊花开得热热闹闹的,金黄的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往下飘,地上一层一层的,家里烧火草不够的人家就去搂草。今年秀瑶是不用去了,可以笑看秀美三人挎着大筐子,拖着竹耙冻得丝丝哈哈地去搂草。

过了几天老柳头亲自赶了一辆大骡车,拉了一车木头来,同来的还有柳飞。

木头都是三姥爷帮秀瑶家买的,价格非常划算,都是些杨木、梧桐、柳木、楸木等。

其中杨木做房子的主要大梁和其他屋梁,梧桐等就可以做檩子,屋顶上到时候还要把秫秸绑的把子覆盖上,然后墁泥上去,再压麦草或者是瓦片。

除此之外,还带了好几麻袋棉花,都已经弹好,还铺成了一床一床的,到时候可以直接缝被子。

除此之外,还带了好几麻袋棉花,都已经弹好,还铺成了一床一床的,到时候可以直接缝被子。另外也有一些礼物是给老秦头夫妻的,自从那次半夜来砸了张氏的碗筷,过了几天李氏就让柳飞来送了新的碗盘杯碟,还送了一套崭新的茶具。给足了张氏面子,老秦头也就不再那么疙疙瘩瘩的,毕竟人家老柳家还是想修好的,他也就自然起来,老柳头来了他也去招待招待。

第二天老柳头又领着孙子送了三大车瓦来,这是大家都没想到的,老柳头嗨嗨笑道:“我给你们一个惊喜,这车瓦是赊的,饥荒你们自己打。”闺女家有钱了,他也就不上赶着,免得闺女和女婿总是有压力。

秦大福喜着接过缰绳,“自然的,多谢爹,还能赊到瓦来。”一般乡下没有烧瓦的,都要去县里买。乡下人去县里买,自然不像在乡下买那么自如,而且都是要付现钱的。

老柳头笑着解释:“也是该当你们走运,县里的连家瓦匠窑去咱们磨坊买面,嘿嘿,让我给逮着了,赶紧给你们赊了三车瓦,这些瓦盖个三间大房子不成问题。”

他们又商量,如今地里没有农活,磨坊虽然忙,可也能抽出俩人来帮忙盖房子。柳氏和秦大福不肯,磨坊忙得很,如今柳飞都没时间去读书,他们可不能再耽误人。

秦大福为自己没能去丈人家帮忙一直内疚呢,更别说让人来帮忙,“爹,盖房子我们自己来就好,找俩有经验的泥瓦匠,俺们自己家的几个兄弟,人够使的。”

老柳头点点头,“那也行,你们就自己忙活,盖了一回,就盖得大点,别小里小气的。”

大家笑呵呵的,都说是。

趁着姥爷在,秀瑶就跟他们商量,“姥爷,爹,咱们的猪差不多好出栏了。”用秀瑶的法子喂猪,六个月猪就可以出栏,第一年秀瑶一边试验一边养猪,除了喂地瓜粉、麦麸、地瓜叶和藤蔓、苜蓿草、楸树花叶、高粱粉、豆饼、棉籽饼等,她还喂一些蔬菜,例如猪大棚上结的南瓜、方瓜、葫芦等,

现在养了将近八个月,一头大肥猪差不多有两百斤多一点,这些天基本不长肉了,所以秀瑶就商量着卖猪。不过小猪在前些天七月份的时候又抓了一批,姥爷家除了母猪下了十六只小猪崽,另外抓了十六只。而秀瑶家前些天抓了十来只,如今都养在场里。这批猪年底的时候就可以卖掉换钱,来年春天继续抓小猪。

老柳头觉得也是这样,“我看也差不多了,前几天才过了过秤,差不多都有两百斤左右,轻快的一百七八,沉的两百二三。”

秦大福欢喜得嘴角都裂到耳根了,“咱们这猪可肥,别人家都没的,收猪的肯定乐意要。”

秀瑶还是有点担心的,“咱们还得合计一下呀,不能让收猪的压咱们的价格。现在集上一斤肉要二十七八文了,生猪也要十七八呢。他看咱们这么多猪,说不定还会伙同收猪的压咱们的价格呢。”这些做生意的,总归是心眼多,如果他们看上这些猪,又不想多出钱,就给压价格。你要不卖,别人也更低的价格,到最后就不得不卖给他,而他和另外的都是一伙的,亏的就是自己家。

别人家的猪,养一年,一般都是一百五十斤左右,爷爷家的猪一直吃猪草和少量的高粱麦麸,年底那猪也就是一百五六十斤,一身的瘦肉。收猪的都不爱要,嫌太瘦了,现在家里这些猪,肥膘大,收猪的肯定乐意要。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被他们压价。

毕竟猪肉能换钱,猪下水、猪蹄子、猪头、猪皮等也是能换钱的,不能白让收猪的赚便宜。

老柳头:“烧肉客家倒是去咱家问过,说是要我们给他们留几头,他们平日里要煮烧肉。别人家的猪不够肥,还是咱家的好。”

秀瑶问他:“姥爷,他给多少钱呀。”

老柳头表示别人多少钱他们就多少,没有多的。秀瑶就有点不同意,“姥爷,咱家的可比别人家肥呢,起码一斤得多一两文才行。”

老柳头呵呵笑道:“瑶瑶,你买花柴都多给人家钱呢。”意思是不用计较那么多,都是自己村的。

秀瑶嘟着小嘴,“姥爷,这是两回事。卖草换钱吃饭的人多可怜啊,卖烧肉的家里多的是钱,咱们不多赚点,那赚谁的。再说了,他们该主动给咱加两文,咱的肉可肥呢。”

老柳头嗨嗨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中,我就这么跟人家说。”

秀瑶又想了个办法,“姥爷,爹,咱们除了把猪直接卖给卖烧肉的人家,还得直接卖掉呢,最好是卖给那些合伙卖肉的,他们四处赶集下乡的,卖肉量大。咱们一次性卖给他们,比自己杀猪卖要划算。”虽然便宜点,可是能一次性快速出货收款。

秦大福思索了一下,“卖给他们倒是好的,就是你说的,怎么能不让他们压价。”

秀瑶早就想好了,“这个好办,让他们知道咱们猪肉好猪肉便宜,咱们是有实力和他们竞争,只不过不愿意罢了。爹,咱们不是要盖屋了么,不如就趁着这时候杀一头猪,然后四外村的卖,让他们来买肉。咱们便宜点,集上二十八咱们就二十二,保管好多人都来买。”

这时候农民虽然不是非常富裕,但是生活中等的多,像老秦家那样也少,他们算是贫困户。村里要是卖猪肉,一般的人家都会图便宜去买两斤的。

现在天凉快,不容易坏,再让人四外村的一叫卖,那些卖猪肉的肯定知道会来看。他们主动找上门来就和他们谈,他们如果压价格就时候自己家可以零卖,他们想必也会害怕的。

商量好了,送走老柳头之后,秦大福就去找秦二贵秦产几个,又叫了秦德才还有三爷爷家的秦田,让他们帮忙在附近村子里吆喝,最好是挨家挨户地去说一下。

准备了两天,秦大福就请了后桃源周屠户来帮忙杀猪。

周屠户有点顾虑,提醒他们附近杀猪帮做人很独,总想他们自己做杀猪卖肉的生意,不想人家掺和。秀瑶正是想把猪直接卖给他们,所以才想这个法子的,就没太在意。毕竟打开门做生意,不可能一家全垄断了。

杀猪之前先敲敲打打了一番,四外村的人如今闲着没农活,都来凑热闹。男人们说说笑笑,孩子们好奇,女孩子们虽然害怕,却也要凑热闹。

“周老爹可是有名的快刀子,这一刀子下去,那猪就没痛苦了。”有人议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