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2 / 2)

1908大军阀 闽南愚客 4601 字 17天前

根据论证的结果,大陆桥第二兵团获得四个卫队师的番号,序列接在大陆桥第一兵团之后。卫队师满编兵力大约在一万二千人左右,因此全兵团不会超过六万人。一部分兵力从四川、广西、贵州三省的地方军中抽调,一部分从全国预备役部队抽调,最后一部分则由兵团司令部在西南诸省就地招募,其中还包括越南河内、仁化两地。

武器装备暂时采用各地军火库库存的旧式装备,不过即便是所谓的旧式装备,在南亚战场上的性能也算非常不错。比如停产之前算得上最新式的汉式步枪,以及部分德国步枪等等。军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地方政府负担,另外一部分则为国防部负担,但由于目前国防预算紧张,所以国防部的那一份负担还是得转嫁到地方政府身上,只不过先打下欠条,等国家财政缓和过来之后再补贴给地方政府。

第二兵团总司令部设于广西,命令师景云三天之内拟定司令部人员名单,十天之内赶往司令部上任。因为元首要求加进处理,因此兵团筹备时期限定为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就要接受正式命令奔赴战场。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77章,按部就班

绿魔部队抵达平壤是六月八日,德国化学专家在前沿参谋部与统帅部众参谋进行多次会晤,起初是介绍毒气弹使用的方式以及相关的化学原理。之前在欧洲战场上,法国部队已经使用大炮将毒气弹发射到敌军阵地上,不过那是经过特殊制造的毒气储备弹头,并不是这次德国赠送给中国的毒气钢罐。

特制的毒气炮弹头从技术上来说并不困难,但是从工艺上来说却过于繁琐,成本过高,同时在制造过程中还要承担很多不必要的风险,因此一直没有受到德国的青睐。再者即便是使用毒气弹炮,爆开之后散播的雾体仍然要以风向为准,但很多时候因为弹头容纳的气体量不足,很容易被一阵风吹散。

德国化学部队在释放毒气的时候,通常是由专门的化学部队携带毒气钢罐来到前线偏僻的地方,在配备防护设备并且于合适风向的情况下,直接打开毒气钢罐,让有毒气体顺风飘向敌人的阵地。

虽然这么做同样有风险,因为谁也无法判断风向的持续性,有时候看上去是顺风,但当毒气释放出来之后冷不防又立刻变成逆风。只是这种手动操作的好处,就在于释放毒气的过程中,现场有化学部队监控,一旦风向不对则立刻关闭钢罐手阀。

德国化学专家在抵达中国后,最先教授的就是这种释放毒气的方式,同时还将这么多年的实战经验做了讲述。比如使用化学武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监控”,在欧洲战场上德国曾经利用毒气撕开马恩河防线长达五公里的缺口,可是因为监控不得当,未能让德军发现这一点,最终错失突破马恩河防线的最好时机。

既然中国拥有良好的航空技术,在毒气弹实施之后则可以利用飞机和飞艇进行实时跟踪,将整个毒气弹获得效果记录下来。

不仅如此,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由德国专家一手培养起来的中国化学部队,同样也在钻研更合适的毒气弹使用方式。经过不懈努力的尝试,绿魔部队制订了一套高空投放毒气弹的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毒气弹第一时间作用在敌人阵地上,哪怕有风向的影响,只怕把握好投弹的地点和毒气的容量,最终毒气只会给敌人造成伤害。

但是从空中直接把毒气弹投放到敌人阵地,也就意味着毒气弹脱离实际的“监控”。敌人在发现毒气弹之后,很有可能冲上去把毒气弹处理掉,比如用水稀释,或者埋入土内。

考虑到这一点,绿魔部队经过多种测试和推理,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敌人同样具备防御毒气的装备,哪怕采用德国的释放方式也无法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国使用毒气弹正是要抢在敌人没有防护装备的这个空白点,一次性撕开敌人的防线,一举打垮敌人的攻势,让敌人一蹶不振。

绿魔部队的空中投弹方式,将会在毒气钢罐上面安装一枚特定的炸弹,钢罐落地之后由冲击力引爆炸弹,将整个钢罐拦腰炸开。储存在里面的有毒气体会在第一时间随同爆炸直接大量释放。并且在热气体的作用下,迅速向周围扩散。

为了测试钢罐在什么样的爆炸下才会断裂,以及其中会不会发生意外,绿魔部队仿照德国毒气钢弹的材质制造了许多测试钢弹,并且在里面装上与氯气体性差不多的无毒气体进行实弹测试。经过长达三个月之久的试验,总算找到了万无一失的办法。

在前沿参谋部的最后一次会议上,绿魔部队与德国化学专家确立实际作战方案,分为正式方案和备用方案。这一整套作战方案都要根据当天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如今已经进入夏季,一旦遇上大雨那就是不能行动,因为氯气会遭到水的释解,纵然一时半会没有失去毒性,但也会对效果大打折扣。

但事实上,从生物理论角度来看,夏天同样是使用氯气毒气最好的时候。第一是因为天气燥热,使得人体大量排汗,导致缺乏身体水分,一旦在这个状态下吸入氯气,人体自行解毒的机制会大打折扣,直接造成死亡率会更高;

第二则是在乌云盖头之时,空气气压大幅下降,氯气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漂浮高度,同时气压也会改变人体作用,尤其是呼气道的作用,氯气正是通过呼气到肺部,造成呼吸道黏膜发胀。而这个时候气压是最好的帮凶,也因此这段时间释放毒气反而效果最好。

当然,战争可无法控制到如此细微的地步,毒气运用最好的时段同时也是最有风险的时段,一旦大雨倾盆而下原本想要致命的天气就变成了救命的天气。

最终实际作战方案会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容易确立天气的状况。如果是非常好的大风天气,那就由绿魔部队携带毒气钢罐潜行到合适地点,采用地面释放毒气的方式实施作战。如果不是很好的天气,绿魔部队则乘坐飞艇,通过气象判断抵达敌人阵地上空合适的位置投放。

正式开始“绿魔作战”的时间,暂时就定在六月十五日。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平壤前沿参谋部都在观测天气和等待防护设备的运抵。

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一旦毒气弹投放出去,中国部队趁着毒气弹的掩护发起进攻都必须在防护设备保护之下才能进行。并且如果时运不济,遇到风向大股逆转,前线各路部队同样也必须做好防护措施。

在等待防护设备输送过来的这段时间,绿魔部队的各级士官被派到前线,向士兵们传达最简单的毒气状态自保知识。比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持水壶里面装满水,在吸入毒气之后立刻用水清洗,预留低位的防毒坑道,等等。

情报部门在这段时间里也没有闲着,他们一边散播一些战略假消息迷惑敌人,为毒气作战提供情报掩护,一边又积极刺探英军和日军在毒气方面的应对情况。

两天之后,军情处和中情局将一份侦查汇报送到平壤前沿参谋部。在这份侦查汇报里面,情报部门指出日本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应对毒气的准备,至于英军方面目前虽然没有侦查到他们有防毒器具的储备,可毕竟英国在欧洲战场上久经作战,各级长官有应对毒气的经验。

弗伦奇军团向美国采购了五千万英镑的军备物资,可这五千万英镑的军备当中唯独没有防毒设施。英国对中国的了解依然太过局限,德国向中国赠送的毒气弹是经过秘密辗转运送才抵达中国,就连中国当局知道内情者都不多,更别说英国人。

蔡锷与绿魔部队高层就这份情报进行专门会商,他建议绿魔部队将毒气投放在春川战场上。春川有日军四个师团的兵力,而且都聚集在春川这一个点上,相对而言更合适毒气弹的作战模式。至于开城,英日联军分散在开城周围的三个方向,不仅不利于毒气弹的扩散,如果操作不当甚至还会导致自己人受伤。

从战略上来讲,只要能击溃在春川的四个日军师团,整个朝鲜战争大局可定。

唯一值得担忧的是,毒气在春川蔓延会误伤到城内城外的平民百姓。但是战争总是会有伤亡,蔡锷并非下不起这样的决心,为了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该走的这一步必然要毫不犹豫的走下去。再者,中国老百姓同样在这场战争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尽快结束战场,才能尽快让生活恢复正常。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78章,东亚经济复苏工程

就在绿魔行动按部就班之际,中华门经济战略办公室与国策研究室低调的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这次联席会议的内容多多少少与“东亚经济复苏计划”相关,但主题却是关于老挝和暹罗深入殖民的推进活动。

经济战略办公室计划利用“东亚复苏经济计划”,进而尝试在最短时间内控制暹罗和老挝两国的经济命脉,随后再在两国建设一批虚构的经济实体,利用这批虚构的经济实体来达到侵入国家核心的目的。

简而言之,那就是利用经济来达到政治目的,同时也利用经济来保证中国对暹罗、老挝的控制力。一旦暹罗、老挝坚决反对中国的吞并,或者在日后会有试图独立的行为,经济战略办公室则通过直接摧毁两地的经济,来销毁两个国家的政治体系。

到时候无非是面临两种结果,在没有经济根基的情况下,要么是叛乱分子只能快速消亡,继而中国继续统治暹罗和老挝;要么是叛乱分子依然顽固反抗,那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中国卷走两个国家的所有财富,然后从容撤离。

国策研究室在会议上详细讨论了两个部门的配合工作,然后制订成详细的步骤。

毕竟这个行动要考虑与“东亚经济复苏计划”配合在一起,经济战略办公室会背着德国财阀悄悄动用一些原本运用在“东亚经济复苏计划”上的资源,来促成在暹罗和老挝的秘密布局。而如今“东亚经济复苏计划”正运行到白热化阶段,因此整体上要抓紧行动。

但是这一切都要配合战争的进度,并不能因为两个文职办公室单纯的臆测来决定。

为此,国策研究室主任余成海带着制订出来的计划书,亲自南下昆明面见元首,希望能得到元首的首肯,并且尽量协调暹罗的战争进度。

余成海抵达昆明是六月十三日,昆明市府派人到火车站迎接,不等休息,直接送到昆明元首行营。经过一番通报之后,吴绍霆在办公室接见了余成海,陪同在一旁的还有邓铿、龙云等一众幕僚。

在听完简单的介绍,又大概的过目了一下国策研究室和经济战略办公室制订的计划之后,吴绍霆缓缓的开口问道:“你们对这个计划有把握吗?”

余成海挺直腰板,郑重其事的说道:“经济是国之根本,我们无法从政治、民族和文化等等方面入手,那经济自然而然是最合适的切入点。在下相信元首是很清楚一件事的,那就是经济本身就是一枚重磅炸弹,它能开拓一片天地,也能毁灭一片天地。只有我们能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就能控制这个国家的政治。”

吴绍霆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这个道理,重磅炸弹本来就是有好有坏,用在建设上面它能劈山裂地,铺设一片广阔的良地;用在战争上面,就能杀人于无形,更能杀人如麻。通过经济来控制国家也不算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美利坚正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例子。

“这方面你们是专家,我会放手让你们去做。既然你们有信心那就最好不过。只是暹罗目前的战况不算理想,敌我共计二十万人僵持在德乌敦,战场上的情况谁也无法预料,所以暂时没办法保证能够加快进度。”吴绍霆叹息的说道。

“只是,马主任那边比较着急,东亚经济复苏计划已经推进一大半了,很快就要到达收官阶段。一旦这个计划结束,我们将失去很多便利的条件。”余成海略有忧心的说道。

“暹罗地域过大,而且兵力雄厚,即便攻克德乌敦之后,日后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攻克全境。如果一定要借东亚经济复苏计划的影响,不如先在高棉和老挝两国推行。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可以再利用收买的方法来打入暹罗内部。”吴绍霆说道。

他同样明白利用“东亚复苏经济计划”影响的方便性,不仅资金充足,而且门面更充足,随随便便就能在南亚诸国当中建立一片经济体系,哪怕起初是虚构的经济,只要稍微调整一下策略轻而易举就能把虚的做成实的。

“也只能这样了。”余成海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这是他上任国策研究室之后一次做出实际工作,必然想把第一个任务做的更圆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