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节(2 / 2)

盛世权宠 陶夭夭 2304 字 17天前

宋清欢有些许诧异。

她以为,聿帝如此看重苍邪剑,定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他。却没想到,他却还是将这个权利留给了自己。

聿帝此举,着实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对于聿帝而言,他确实迫不及待地就想拔出这柄宝剑细细一观,然而,苍邪剑的传说太过神乎其神,仿佛将其传得有了灵性一般。这苍邪剑既是宋清欢夺得,如果他贸然打开,说不定会被剑身凌冽的剑气所伤。

他不敢冒这个险。

宋清欢打量了聿帝一瞬,轻笑一声,拿起了苍邪剑,“既如此,就让我们见识见识,这把绝世名剑,究竟是何模样吧!”说罢,竟未有任何迟疑,手一扬,握住精致的剑柄,将剑身从剑鞘中抽了出来。

一道凌厉的银光划过眼前。

她眼眸一狭,朝手中的利剑望去。

这一看,便是素来喜怒不形于色如她,此时也忍不住变了脸色。

聿帝更是瞪大了双眼瞧着眼前的一幕,脸色苍白。

宋清欢手中的那柄传说中的绝世名剑,竟只剩了半截,断裂处还发出凛冽寒凉的银光。

闻名天下的苍邪剑,竟是把断剑?!

沉星和钟怀见状,亦是惊呆了,瞪大了眼睛瞧着,连呼吸都不由自主地被屏住。

“怎么可能?!”聿帝终于反应过来,一把夺过宋清欢手中的剑柄,将剑拿在手中反反复复瞧着。

比起其他人的激动和不可置信,宋清欢便显得冷静得多,一开始的震惊过后,脸上又恢复了平素的沉凉。

她不吃惊吗?

她自然是吃惊的,可是吃惊过后,她心头却掠过一种奇异的感觉,仿佛,这苍邪剑,本就该是一柄断剑。仿佛如此,她心头才觉圆满。

聿帝却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翻来覆去瞧了半天之后也没看出个端倪,沉了脸色看向宋清欢,“舞阳,你确定一路上都好好看着这苍邪剑,没有被人掉包?”

宋清欢斩钉截铁地摇头,“没有。”

聿帝犹自不甘心,狠狠一咬牙,“会不会是昭帝那个老狐狸,一开始就给了把假的苍邪剑给你。”

“不可能。”宋清欢再度摇头。

她很清楚,聿帝手中的这把短剑,就是真正的苍邪剑。

至于闻名天下,传说中得之可得天下的宝剑,为何会是一把用不了的断剑,这便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了。

见她如此肯定,聿帝眉眼一耷拉,脸上显出一种灰败的色泽,眸底跳动的火焰也在见到那断剑的瞬间而熄灭。

他不甘心地将剑插回剑鞘这种,仍是满目狐疑,“怎么会这样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宋清欢不以为意地笑笑,“父皇,就算苍邪剑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他也不过是一把剑。难道凭着这把剑,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了么?这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儿臣看来,如今的苍邪剑,它之所以受到众人追捧的原因,不是它本身作为宝剑的价值,而是它身上所被赋予的特殊意义。”

顿了顿,见聿帝眉头微舒,便接着往下说,“如今人人皆知苍邪剑在我聿国,有苍邪剑镇守,父皇认为,如今的昭国或者宸国,还有那个打量随随便便地向我们发起进攻么?”

聿帝眼中又有光亮迸出,眸光落在苍邪剑剑鞘上的星宿云图上,似有些霍然顿悟。

良久,他缓缓抬头,眼中闪烁着奇异的色彩,似有无奈,又似有欣慰,“舞阳,你看问题的角度,着实让朕自愧不如。”

宋清欢随意扯了扯唇,“父皇过奖了。”

聿帝却突然凝了眉眼,一动不动地看了她几瞬,忽然剑眉一挑,“舞阳,你和沈相的婚约,朕得重新考虑考虑了!”

☆、第169章 丧子之痛

聿帝沉郁的语声传入耳中,宋清欢眼瞳一颤,抬眸看向聿帝,眼底雾气更浓。

她并没有显示出吃惊,只淡淡勾唇,语声凉淡,“为何?”

聿帝沉默一瞬,开口道,“舞阳,朕知道,朕以前亏待了你太多……”

“父皇……”宋清欢淡淡打断了他的话,“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父皇无需再提,我知道,父皇也有自己的苦衷。”宋清欢的话语,十分善解人意,只是那言语中的暖意,并不达眼底。

如今的她,已不会再轻易相信任何人。

聿帝脸上的神情僵了僵,似有几分不知所措。须臾,他方搓了搓手,深吸一口气,终于下定了决心一般,抬眸看向宋清欢,“舞阳,你想要这天下吗?”

此时殿中的宫女内侍早已被遣退,只余钟怀和沉星随侍,并无旁人,所以聿帝才毫无顾忌地说出了这话。

宋清欢眉头一拧,狐疑的目光看向聿帝,“父皇,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舞阳,虽然苍邪剑只是一把断剑,但朕以为,这么多年流传下来的得苍邪剑得天下的传说,不可能时空穴来风。你既然能在众多皇子帝姬中脱颖而出,成功夺得苍邪剑,朕觉得,这就是上苍的指示。”聿帝语声幽幽,声音中染着苍凉。

“舞阳,你知道,云倾大陆四国之中,如今当属我聿国国力最差,朕已经老了,很多事情已有心无力,这万里河山,终究是你们下一代的。”

聿帝神情有几分疲惫,重重叹一口气,一眨不眨地凝视着宋清欢,眼中有无奈,亦有希冀。

宋清欢挑了挑眉。

她倒是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听到这种话从聿帝口中说出。

毕竟,在她的印象中,聿帝身上有很多帝王的通病,自大,多疑,还有对权利的渴望,并且,玩得一手好帝王权术。

否则,又怎会容忍宁家的飞速壮大和宁腾跃的目中无人,不过是为了扶持其与魏家抗衡罢了。